?托马斯·巴尼特(Thomas P.M. Barnett)
365bet体育开户 安德万整理
2015年8月5日-8月9日,应365bet体育开户邀请,美国著名战略学家托马斯·巴尼特博士赴上海和北京两地进行了两场深度演讲,以及一场内部研讨。托马斯·巴尼特以“后石油时代的美国大战略”为主题,做了长达两个半小时的演讲,是其继《五角大楼的新地图——21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大视野大战略:缩小断层带的新思维》、《超级力量:后布什时代的美国和世界》三本重要著作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的集中体现,包括军队和政府机构、军队和地方高校、军队和地方研究机构、军工企业以及防务媒体在内的数十名听众参加了讲座活动。
巴尼特的演讲主要展望了石油在美国的经济发展中的角色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美国的大战略会发生哪些改变,并且展望了中美关系的未来前景。本文整理了其部分内容和观点,后续将提供详报。
在冷战时期,美国与欧洲的一体化塑造了跨大西洋时代;在后冷战时期,是美国和亚洲的一体化的跨太平洋时代,这两个时代是以东西横向为重心的。巴尼特认为,在未来,全球的南北纵向发展趋势会更加重要,美国的大战略也会更多地受到南北纵向因素的影响。
影响美国全球一体化格局的三个主要因素是能源、气候变化以及人口。
一、能源
在很长一段时间,能源是美国制定大战略时考虑的核心因素,但是情况在逐渐发生改变。目前,美国能源消耗方面的第一大石油来源地是本国,第二是加拿大、墨西哥,第三是巴西、委内瑞拉,第四是非洲,第五个才是在海湾地区,而且来自海湾地区的进口量已经很少了。并且是在页岩气革命之前,就已经如此。
曾有一段时间,海湾地区的石油对西方国家的战略非常重要。但是,到2025年,美国将会更多依靠天然气,欧洲会更多地依赖可再生能源。这样,主要大国军事战略的动机会发生变化。在未来,能源需求增长主要是在东亚地区,但是在未来10年,中国、印度的能源消耗会下降。数据表明,中东地区的石油供给对象主要是亚洲各主要国家,而不是美国,中东在美国的战略格局中地位迅速下降。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是基于从西南亚的战争撤离出来,把重点转向东面。美国的东进可能会在东亚引发紧张,但中国的“一带一路”的西进正好避开了这一锋芒,同时美国和中国都不想介入中东地区。
基于能源来源,主要大国的势力范围明确化了。欧洲已经东扩,现在在谋求与地中海的一体化;俄罗斯仍然主导俄罗斯,因为没有其他人对俄罗斯感兴趣;印度在从波斯湾到东南亚的地区有很大的影响力;美国主导西半球、亚太地区;中国不仅是亚洲的一个大国,而且在非洲有很强的影响力。
曾经有观点认为,依照中国的发展速度,中国要成为发达国家,将要消耗5个地球的资源。但巴尼特认为事实并非如此,当前全球可探明的能源储量越来越多,尤其是美国由于页岩技术的爆发将在未来成为能源出口国,现在其已经是石油和天然气最大的生产国,并有可能在未来向中国提供能源。
整体而言,世界上有两大压力点:一是中美之间在东亚潜在冲突,但双方在经济依赖性,尤其是金融上已经高度依赖,这种压力相对缓和;二是俄欧,如果冲突无法缓和,俄罗斯将更加孤立,只能将石油卖给中国。此外中国和印度的潜在冲突值得关注。一是两国同样都迫切需要海外能源;二是两国军事力量上都在扩张;三是表现在四个国家和地区上的竞争和冲突点,即印度洋、巴基斯坦、阿富汗和西藏。其中在西藏争夺的并非政治影响,而是重要的水资源。
二、气候变化(食物、水)
气候变化会极大地影响国际政治,因为气候变化会改变粮食生产和消费市场、以及水资源分布。在地球南北半球35纬度平行线之内的区域,未来将面临水和粮食短缺的问题。
北美地区是世界上水资源世界占比和人口世界占比相较最有优势的国家,粮食产量随着气候变化将进一步大幅增加,北美的可耕种面积加大,将成为更大规模的粮食出口国,并有可能向中国提供粮食。同时,为了生存,中南美的移民将进一步走向美国,有可能成为更大规模的美国“联邦”的前奏,成为美国继东西一体化之后推行南北一体化的重要因素。
气候变化影响下的未来三个主要的冲突地区:一是北极,俄罗斯将掌握着北部海上路线,西方担心俄会完全控制北部路线的进出,如同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一样;二是印度洋环形区域,包括东南亚,这里将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区域。巴尼特认为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真正做的不该是为了应对中国的崛起,而是面向未来大规模的人道主义和灾难救援行动;三是非洲第十平行线,又称环境前线,由于南北宗教信仰不同,生存方式不同,受气候变化影响,资源争夺将加剧。
气候变化会改变北极地区的环境,这会导致主要大国在北极地区展开战略竞争,这当然也包含的中国的潜在利益。因为北极地区拥有丰富的资源储备,而且北极航道的开通会改变北极的地缘政治地位。如同美国当年购买阿拉斯加而获得北极理事会的席位一样,中国也可以考虑以购买土地的方式进入这一地域。
三、人口
巴尼特非常重视人口学特征对一个国家的战略地位的影响。当前,中国和美国的平均年龄相近都是37岁左右,日本已经老龄化。然而,到2050年,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大概是47、48岁,美国人口的平均年龄是39岁,日本人口的平均年龄是56岁。美国的老龄化问题还不很严重,主要的一个原因是美国有大量的移民,而且移民有很多孩子。当前拉美裔移民占美国国民总数为1/6,2050年预计占比1/3。
巴尼特认为,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就是人口学特征的变化史。一个国家或地区变得日益强大是因为它们具备并利用了人口红利,而不是因为它们有好的社会体制、制定了好的战略、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或是属于先进文化系统。只有一个具有更多年轻劳动力的国家,才能创造经济奇迹。
数据显示,二战后,美国的劳动力世界最多,因为其年轻人在二战中遭受的损失不大,从而引发了经济大发展。六七十年代,日本获得了人口红利,从而获得经济大发展。中国在改革开放后赢来了人口红利,从而发生经济奇迹,但是人口拐点在2010年已经到来,中国人口的平均年龄正在增加,老年人在增多。同时,印度的人口红利即将到来。
四、美国军事能力的变化
美军四大军种可以分为“蓝色军队”(海军和空军)和“绿色军队”(海军陆战队、陆军和特种部队)。前者能够打赢战争,但却无法赢得和平,而后者在小战争具有优势。9.11之后,小布什总统利用国家军队打击叛乱武装这类非国家行为体,发动了非对称战争,以强对弱,犯下了错误。奥巴马总统改变了小布什总统的策略,纠正了小战争的打法,转而发动了对称战争,利用特种部队、无人机以及精确打击计划取得了更好的效果。但在大战争层面上,美国需要一个对手。在结束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之后,其目标转向亚太,中国成为其对手。
事实上,美国对于大战争的思维也在发生变化,具体而言,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在武器数量需求(包括武器平台采购)以及对武器作战速度的要求两个方面。以空中打击平台为例,美国近年来追求的F35战机,是眼下世界上最昂贵和先进的战机,但仍属于常规速度范畴。
然而,美国打赢未来战争的战略思维将是让武器作战速度向两头发展,一是依靠廉价的无人机蜂群,低小慢,以数量巨大取胜,国家间“无人联盟崛起”可能成为未来的军事合作趋势之一。另一头是速度取胜,超音速、高超音速空中作战平台将使得武器设施更具有生存力。这两者的结合,则是美国保持未来战争优势的趋势。
五、中美关系
中国现时的崛起,与19世纪美国的崛起十分类似。美国在崛起之前,借由美西(班牙)之战成就了自己的大国之路,美国没有选择当时更强大的其他国家发动战争,而是选择陷入衰落的西班牙帝国,那一场“辉煌的小战争”(splendid little war)也使得罗斯福上台即成为大国总统,强势总统,在他的任内再未发动一场战争。今天的中国面临当时美国同样的近况,在东海和南海都面临类似的局面。中国是否希望有这样一场战争呢?中国媒体上充斥着大量的好斗言论和强烈的民族主义倾向可能绑架中国的决策者。
巴内特提出要注意中国和美国都可能存在发动一场“辉煌的小战争”的心思。 一种是“世界老大”教训“世界老二”,美国通过一场小战争向中国展示技术上的优势。这样的案例之前发生过,即台海1995-1996年危机,虽然外界并没有看到刀光剑影,但对于美国而言,那就是一场小战争,那场危机改变了美国的军事思维。第二种可能的小战争是中国这个“世界老二”想要教训地区竞争对手,对象可能是日本、菲律宾还有越南,但中国教训越南可能性最大。因为盟国关系,美国可能会营救菲律宾和日本,但不会救援越南。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都想向对方展现军事实力上的优越性。过去两年里,美国有一种日渐强盛的意识,认为中美间的战争不可避免,这种势头和预期呈上升趋势。眼下华盛顿和五角大楼最流行的一本书叫《幽灵舰队》,是一本说中美不可避免爆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小说。
然而,巴尼特认为,中美没有必要战争,相反美国未来的资源出口,恰恰是中国所需,两国间的依赖程度将加深。
由于时间关系,巴尼特的更多精彩言论、数据和观点未及整理,错漏之处敬请谅解。下一步,托马斯·巴尼特将与365bet体育开户进行深度合作,涉及重大研究项目、战略学培训、未来学研究、智库和学者发展等诸多方面。
[责任编辑:蒋佩华]